大城工匠 從這里揚帆啟航
一、學院基本情況
佛山市技師學院創辦于1963年,是廣東省辦學歷史最長的公辦技工院校之一, 2011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晉升為技師學院;是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廣東省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省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廣東省職業技術教育先進集體。
學院由主校區(位于佛山市高新區)及培訓中心(位于南海桂城)兩部分組成。土地使用面積426畝,規劃建設面積23萬㎡,首期建筑面積17萬㎡。現有教職工330人,正高級教師3人,副高級教師69人,在校學生規模達6500人。
二、學院發展定位
佛山市是國內制造業一線城市、廣東省第一制造業大市、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龍頭城市,全力打造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全國機器人集成創新中心,以智能制造為產業重點,走“世界科技+佛山制造+全球市場”的發展道路,承擔著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的重任,率先為中國制造2025探路。
佛山市技師學院作為國家重點技工院校、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廣東省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除了承擔培養全日制中、高級技工、技師外,還承擔著大量的社會技能人才培訓和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
學院規劃建設成集技工教育、公共實訓、技師研修、競賽集訓、技能評價、創業就業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省內一流、國內知名技師學院。建設成為產業升級的“助推器”、大城工匠的“孵化器”、佛山智造的“服務器”。
三、搶抓機遇 推進跨越式高質量發展
“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是廣東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著眼于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支撐高質量發展作出的重要部署。實施三項工程有利于解決就業“大問題”、滿足民生“大需求”、促進產業“大發展”,佛山市委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目前,學院正在市人社局的領導下,深度推進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積極探索政校企合作,著力落實《佛山市“廣東技工”工程實施方案》,通過建設“佛山市廚藝學院”“工匠學院”“佛山南粵家政護理學院”及“佛山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中心”,推動“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高質量發展,努力打造佛山“工匠高地”。
佛山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中心將落戶我院,定位為面向職業院校學生、在職工人的技能人才培養實訓實習基地,助力“佛山制造”向“佛山智造”、“佛山創造”轉變,打造高技能人才培養的“佛山模式”。
四、專業對接產業 服務地方經濟
學院結合佛山產業發展方向,緊密對接地方產業技能人才的需求,設有汽車工程(汽車維修、汽車電器維修、汽車鈑金與涂裝、汽車營銷、新能源汽車維修、汽車裝飾與美容);裝備制造(數控加工、3D打印技術應用、機電一體化(電梯方向)、精密測量技術應用、多軸數控加工、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智能生產(機電一體化技術(智能控制方向)、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無人機應用技術)三大重點專業群;和應用設計(室內設計、動漫設計與制作、網站開發與維護、幼兒教育、計算機廣告設計與制作);現代服務(電子商務、會計、市場營銷、旅游服務與管理、烹飪、健康服務與管理、家政服務)兩大特色專業群。
學校強專業適應佛山強產業,佛山新產業引領學校新專業,實現畢業生零距離高質量就業。2020年學校搶抓回歸市直管理、獲得更大發展平臺的機遇,招生工作取得突破,招生數量不斷提高,生源質量不斷優化。
汽車工程系的實訓中心
汽車工程系的檢測維修實訓現場
裝備制造系的七軸五聯動落地式鏜銑加工中心
裝備制造系的實訓工廠
裝備制造系的實訓工廠
裝備制造系的模具快速數字化設計與精密檢測中心
智能生產系的機電設備自動化實訓現場
智能生產系的自動化控制技術實訓現場
學院與沈陽機床集團合作,培養數控機加工、數控設備維修專業人才
學院與歐司朗校企合作引用雙元制教學模式的畢業班學生
學院為廣東志高空調有限公司開設高級維修電工培訓班
學院在一汽大眾佛山公司舉辦高級電工、鉗工培訓班
學院一年一度舉辦的技能節--網頁設計與制作專業決賽賽場
技能節汽修專業賽場
學院一年一度舉辦的藝術節文藝匯演是學生展現多才多藝風采的舞臺
五、領導關懷
學院發展得到國家、省、市領導以及各級主管部門的關懷。
2020年10月27日,廣東省人社廳黨組書記、廳長陳奕威蒞臨我院調研指導技能人才培養工作。
2020年8月18日,佛山市政府喬羽副市長蒞臨我院調研指導工作。
2018年11月29日,佛山市委副書記、市長朱偉同志蒞臨我院調研指導工作。
2015年5月21日,時任佛山市委書記劉悅倫在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區委梁維東書記的陪同下了解學院新校園建設進展情況。
2014年12月8日,時任佛山市市長魯毅在佛山市政府林征秘書長、市人社局劉珊局長陪同下到學院調研。
2011年9月14日,時任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省長黃華華、副省長朱小丹、副省長陳云賢等,分別帶領參加全省產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工作會議的省級和地市級領導,先后來到學院,實地考察了學院“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實施情況。
2010年6月12日,廣東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副廳長鄭朝陽到學院原桂瀾路校區調研。
2010年12月19日,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信長星到學院考察第四屆全國數控大賽決賽現場。
六、師生榮譽
學院突出技能的培養,畢業生技能精湛,榮獲諸多殊榮。一批師生先后榮獲國家級、省級技能競賽冠亞軍。。教師中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人、榮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1人、榮獲“全國技術能手”稱號8人及“廣東省技術能手”12人、榮獲“南粵技術能手”、“佛山市突出貢獻高技能人才”一批;榮獲“佛山·大城工匠”3人,1名教師光榮當選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學院培養出來的國家級、省級技術能手及市級技術標兵數在佛山市的職業院校中首屈一指。
隨著新校園建設的不斷推進,學院將會成為一所集示范性教學、現代化學習型工廠、園林式環境于一體的現代化技師學院。
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廣東省技術能手”稱號的學院教師合影。
“佛山·大城工匠”自2016年起至今已評選了三屆,我院連續三屆各有一名教師榮獲此榮譽稱號。
2020年10月,我院師生團隊參加廣東“眾創杯”創業創新大賽技能工匠爭先賽,力壓其余14組競爭對手,勇奪團隊組唯一的一個金獎,同時該項目還榮獲了“粵菜師傅卓越創意獎”。這是我院師生繼2019年在全國和廣東省同類比賽中摘金奪銀之后再次斬獲金獎。
2019年9月,我院三個參賽項目參加2019年廣東“眾創杯”創業創新大賽之技能工匠爭先賽中,獲得了團體組金獎、銀獎、優勝獎。2019年12月,在第一屆全國技工院校學生創業創新大賽中,我院的兩個參賽項目榮獲一等獎、二等獎的優異成績。
在2016年中國技能大賽——廣東省可編程控制系統設計師(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職業技能競賽中,智能生產系蘇嘉健老師榮獲職工組第一名,榮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廣東省技術能手”稱號。
在2010年第四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上,學院畢業留校任教的王思明老師以出色的技能技壓群雄,榮獲職工組的第一名,并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以及“廣東省技術能手”的稱號。此后還陸續榮獲“2011年度佛山市崗位技術能手標兵”、“2011年度佛山市突出貢獻高技能人才”、“2011年度南海區崗位技術能手標兵”、“南粵優秀教師”、“南海區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2020年榮獲第三屆“佛山·大城工匠”榮譽稱號。
2013年6月,學院畢業留校任教的謝海波老師代表國家參加在德國萊比錫舉行的第42屆世界技能大賽,以出色的技術和穩定的發揮奪得了數控銑項目銅牌。他還榮獲“2011年度佛山市南海區崗位技術能手標兵”、“2013年度佛山市突出貢獻高技能人才”、2014年“全國技術能手”、2016年首屆“佛山·大城工匠”榮譽稱號。
楊珍,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我院裝備制造系副主任,正高級講師。楊珍曾獲得南粵技術能手、廣東省人社系統金牌教練、廣東省技工院校優秀教師、第二屆“佛山·大城工匠”、佛山市突出貢獻高技能人才、佛山市崗位技術標兵等榮譽稱號。她還是第42屆世界技能大賽數控銑項目銅牌獲得者謝海波的指導教練;過往曾帶出兩位全國技能大賽金牌選手,其中一人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培養出多位全國技術能手和廣東省技術能手。
2016年11月,裝備制造系鄧信奮老師榮獲第七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數車職工組亞軍,2017年鄧信奮榮獲“全國技術能手”、“佛山市突出貢獻高技能人才”榮譽稱號。
我院優秀畢業生彭方昭,2011年從我院畢業后留校任教直至2017年。其后在佛山市安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任CNC工程師、研發工程師至今。期間獲得多項國家級和省市級榮譽。2012年獲第五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廣東省選拔賽加工中心(五軸)職工組第一名 ;2013年獲“全國技術能手”稱號;2013年獲第五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加工中心(五軸)職工組第一名;2015年獲“佛山市突出貢獻高技能人才”稱號;2015年獲“全國優秀農民工”稱號;2016年獲“佛山市南海區高層次人才” 三級稱號;2018年獲佛山市第二屆“大城工匠”稱號;2020年獲得第20屆“全國青年崗位能手” 稱號;2020年獲得“全國勞動模范”稱號。
學院總體規劃效果圖
學院大門
校園實景
學生公寓